“以前扶持项目资金申报过程比较繁琐,免申即享现在‘免申即享’政策实施后,打通只要符合要求,惠企不用申报就能享受到奖补政策。最后”1月19日,公里中钢天源安徽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工兼技术中心主任徐海洋告诉记者,免申即享2023年,打通企业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惠企受益于“免申即享”政策,最后企业没有填写申报材料,公里就获得了30万元奖补资金。免申即享 这份政策资金“直达快享”的打通便利,得益于马鞍山市“免申即享”惠企政策的惠企不断推进落地。 
据介绍,最后2023年3月底,公里为加快政策兑现进度,马鞍山市参考南通等地先进经验,由各产业政策主管部门将政策分为“认定类”和“申报类”。“认定类”政策实行“免申即享”,认定文件下达后,由各政策主管部门按程序审核公示后,报市财政拨付资金。 
为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市科技局全面梳理科技创新领域惠企政策,对荣誉称号类政策、有明确资助标准且无需第三方评审或验收的非竞争性政策项目实行“免申即享”,梳理科技创新“免申即享”政策10大项50余子项。 
同时,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兑现程序,依托“惠企通”服务平台,将原先的7个环节精简为5个,提前做好国家、省市认定文件信息核对工作,做到认定事项“信息共享”、政策审核“高效快捷”、惠企资金“直接享受”。 随着“免申即享”惠企政策不断落地,企业政策奖补资金兑付实现“一网通办、全程零跑”。据介绍,以往,企业要想获得相应的政策奖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准备繁多的申请材料,还要经过规定的手续流程。现在,符合条件的企业,不用申报,通过企业“大数据”和政策“大数据”的比对、分析,在收到提醒确认企业信息的短信后,“坐在家里”就可以直接享受惠企政策。 “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兑付2023年度市级科技创新政策奖补资金近1.2亿元,惠及企业350家。”市科技局资源配置与科技监督科科长杨思亮表示,市科技局将继续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推动更多的科技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切实将“店小二”精神落实到对企业的科技服务中,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推动政策红利转换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杨正文 岳安屹 窦凤) |